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家风家训100个简短故事)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家风家训100个简短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4:32:08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1、诸葛氏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三国时期诸葛亮,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虽然如此高官,但是诸葛亮依旧以“淡薄”、“宁静”来要求自己,要求家人。

2、朱氏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一直为世人所传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短短几百字的家训从衣食起居到为人处世,朱氏家训无不详尽。朱氏家训不仅规范着族人的生活习惯,更是思想道德的要求。

3、梁氏家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梁焘《家庭谈训》

能够传承祖业,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积善之家。梁焘一生为官正直,心忧君王,爱怜百姓,尽到为官的责任。

4、李氏家训:

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属》

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意思,告诫后代要听从不同意见。唐太宗本人虚怀纳谏,也为李家做出了典范。

5、司马氏家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训俭示康》

《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著名的人物,在完善儒家的学说方面,孟子贡献非常的大,但是孟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的热爱学习,这都归功于他的母亲逐步教化的结果。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依旧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这回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于是孟母安下心来,认为这才是孩子该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