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个山西商人到南方去做茶叶生意。在横渡黄河时,他遇见一位船夫。
山西商人问道:“过岸多少钱?”船夫答:“一块钱。”山西商人跟他讨价还价:“八毛八行不行?”船夫答:“不行!”山西商人又商量到:“那九毛九总可以了吧?”船夫心想:早就听说山西商人精明会算账,今天若不给他点便宜是不行了。
于是,船夫就无奈的答应了:“真服了你了,那就少收你一分钱吧,就九毛九了。”山西商人听了,欣然同意。
船到对岸,船夫好奇的问:“别人过河都给一块钱,为什么你非要少给一分钱?这一分钱对你来说有什么用?”
山西商人笑答道:“有了这一分钱,万一生意赔了,还能指着这一分钱起家啊!”
自此,人们便把山西籍商人的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精打细算的习惯、严格控制成本精神”调侃为“九毛九”,作为对整个山西商人的一个泛称,彰显了山西商人独有的商业文化内涵,在调侃的语气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