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一箭双雕主要人物蕴含道理(一箭双雕的故事50字左右)

一箭双雕主要人物蕴含道理(一箭双雕的故事5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5-08-02 18:32:30

一箭双雕主要人物蕴含道理

一箭双雕的意思是一箭射中两只大雕。比喻一举两得。接下来分享一箭双雕的故事和道理。

主要人物  

  唐太宗和长孙氏

一箭双雕的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皇后长孙氏执掌六官,她知书达理,仁爱待人,从不给自己的家人和亲戚谋求私利。因此举国上下都很敬重她。

一次,唐太宗打算任命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征询她的意见,她说:“我哥哥心性太耿直,当宰相要有容人的度量,而他对看不惯的坏人坏事绝不肯宽容,当宰相的素质不够。另外他又是你的亲戚,影响也不好。天下贤人不少,何必一定让他做宰相呢?”

唐太宗采纳了皇后的意见。事情传出去以后,长孙无忌认为妹妹的看法正确,大臣们也纷纷地称赞皇后的贤德。不少人认为,皇后一定出身于一个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事实上,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却是一员名扬天下的勇将。

长孙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将军。以骁勇善战、箭术超群而闻名,连少数民族首领都知道他箭无虚发。

有一年,西北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派人到北周求婚,武帝宇文邕决定把公主嫁给他,为了路途安全,特派长孙晟率骑兵护送。

长孙晟护送公主到达突厥,摄图听说北周的神箭将军亲自护驾前来,分外高兴,接待得特别隆重,并亲自出面相陪。

摄图又听说长孙晟臂力惊人,箭法尤其超凡绝伦,便热情邀请他一同狩猎。长孙晟听说打猎也乐意奉陪。

第二天,由摄图陪同,各骑一匹骏马来到野外。当时虽是早秋,塞外已经宛然一派深秋景象,天高云淡,水静潭清。

这时空中传来几声雕鸣,摄图抬头一看,两只大雕正在空中为争夺一块肉而激烈搏斗。摄图认为机会难得,便递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射雕。长孙晟催动战马,弯弓搭箭,选好角度疾射出去。两只大雕被一箭洞穿而落下来,众人见了惊佩不已。

道理

一箭双雕告诉我们做事要做到一石二鸟,做事首先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谋划,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且时机也要选对。一箭双雕的成功学机制在于,首先考量事情的各方利益关联,在选择方法时候要考虑到能够达到的利益最大化,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出手。一箭双雕是一个成语,这是作者对待人生的感悟。此成语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撅,遂一发双贯焉”。此成语故事包含这样一个道理:大家都希望做一件事可以有两种收获,但是,一只箭同时射中两只鸟的概率非常低,所以,要想实现目标,必须射出更多的箭。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