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青铜器的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传达青铜器时代的社会审美风尚,引导人们对青铜器历史文化的了解。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夏朝,商周时期发展最为迅速,于战国时期结束。主要是通过块范法和失蜡法来进行铸造。其中块范法是经过制模、制范、浇筑、成型、修整、分铸来完成青铜器的铸造。而失蜡法是经过制模、浇淋、铸型、烘烤、冷却来完成青铜器的铸造。每一种方法,都是一种复杂工艺,具有特殊性,彰显的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丰富,纹饰也比较神秘,每个时期的青铜器也各具特色,代表的是那个时期古人的审美风尚。夏朝时青铜器还是一种简单的容器,到了商朝的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就已经很丰富了,还出现了精细的花纹和铭文。在商朝的晚期到西周的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花纹也更加的繁缛富丽,铭文也不断地在加长,铭文的书体风格也变得多样。西周中期,青铜器的胎体开始变薄,纹饰也越来越简约。
青铜器时代历经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代,战国中期,青铜工艺开始慢慢地消退在历史的舞台。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