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料配方中的单料及其用途如下:
陶釉:最常用红丹为原料,其结构是Pb3O4,在500℃左右会分解出O2成为PbO。如果以密佗僧为原料,当釉要烧成时,在窑炉氧气不够的还原气氛下,很容易还原成灰、黑色的金属铅。釉料中最常用的助熔剂是低温釉的主要原料。但请注意,由于铅有毒性,因此不宜用于玩具、餐具、日用瓷器上。
氧化钙: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釉中,能降低在融熔时的粘度,增加釉的流动性和光泽度,增强坯釉结合力,并防止秃釉现象的发生。
二氧化锡:是一种良好的乳浊剂。如果不加色料,在釉中加入10%就会生成不透明白色。如果加入其它色料,会产生不透明的其他色釉。因此,它主要用在花釉和乳浊釉的制作中。
长石:在釉料中,长石是高温釉中主要的助熔剂。因为长石含有不溶解于水的钾、钠,可以视为天然熔块。适当的长石含量可以使瓷体构成半透明性。然而,钾、钠长石太多的釉容易开裂,因为含有钠和钾的膨胀系数较高。例如,我国古代的龙泉窑及哥窑就是含长石特别多的釉,而高温裂纹釉含长石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以上仅为部分陶瓷釉料配方单料的用途,陶瓷釉料的配方和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具体的配方和用途可能因制作工艺、产品需求和目标市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咨询专业的陶瓷工艺师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