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1],出生于河南郑州荥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文章代表作是《陋室铭》,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七律代表作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