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我国曾经有阶级的划分。在城里,基本上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就是有资本有产业的人,资产多的又叫资本家,他们有工厂或者有商铺,有替他们打工的工人。
无产阶级主要是工人,所以也叫工人阶级。
在农村,根据家庭财产的多少(主要是土地的多少)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和贫雇农。
家中土地多,要雇佣较多长工种田或者出租土地的是地主;土地比地主少一点的,需要雇佣少量长工或者出租少量土地的,是富农。
中农则是有一定量的土地,平时都是自己耕种,农忙时需要几个短工帮忙的,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家庭。
家里没有土地,或者只有极少土地,需要给地主打工或者租种地主的土地才能养家糊口的,就是贫雇农了。
建国初期,中国人口是由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五大社会集团的人口所组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则是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实质上是拥有自食其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小资产阶级)四大社会集团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