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开禧元年(1205年)时,因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他担任浙东安抚使,并受命知镇江府,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登临京口北固亭有感而作。
全词如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其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一句,生动描绘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即“寄奴”)当年挥师北伐、威震敌胆的壮烈景象。辛弃疾以刘裕的事迹自比,表达了自己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通过怀念古代英雄的功业,映射南宋朝廷的软弱无力和自己的雄心壮志无法施展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