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审题”。为什么把审题打上引号呢?因为审题,不只是审题。比如领导说:“下周公司要总结这个月的工作,你们把工作报告以文档形式发给我。”如果只是单纯的审题,就会觉得要交工作报告。但真正的审题,并非如此。为什么要交报告?是谁发起的?哪个级别发起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要干什么?把这些题审一审,你才知道你要干什么。比如公司想要选拔人才,那你就要考虑竞争因素做书面报告。比如领导想要邀功,你就要帮他把面子挣足。总之,根据你的审题结果来判断。
2.抓住要点。不同的审题结果,有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又有不同的重点。根据审题的结果,列出书面要表达的重点。什么是重点?就是“出题人”关心的。谁是出题人?就是发起这件事情的人。或者说,真正幕后的推动人。比如一个秘书通知和发起的,那他是发起人吗?秘书往往不主动做这些事情,应该是秘书的老板,他才是发起人。
3.内容连贯。审题清晰了,要点明确了。下一步,就是形成书面。除非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书面表达其实要求都不高。因为书面表达,毕竟不是你的专业。就像现在的网络文章,内容有用,文章连贯即可。读者有收获,比文字优美更加重要。你把要点列出来,排好序,一点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在不太拖沓的情况下,可以娓娓道来。只要内容连贯,不要太突兀就好。
4.书面优化。最后一步,就是检查,优化下书面。别有太多的错字,别有太多的语病。如果你追求高一点,还可以注意些文章的结构,排版,样式等。不过,这方面不用太强求,还是要根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