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安徽省境内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这是安徽省简称“皖”的源头。
春秋时期,在现在安庆市潜山县北有皖国(伯益之后,与秦国同祖)。皖国为当时江淮地区的大国,且具有较高的文明,故在当地形成了皖文化,自此也有了皖山(天柱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之名。
安徽为什么简称皖 安徽简称皖的由来意义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以前,安徽、江苏(包括现在的上海市)是一个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为了减轻“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为两,设安徽、江苏两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即现在的安庆市)。由于安庆府境内有皖山、皖水,春秋时还有皖国,所以从那时起,安徽省又被简称为“皖”。雍正十三年(1735)以后,安徽省由原管辖的七个府,三个直隶州,增至八个府(即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和五个直隶州(即滁州、和州、广德、六安、泗州)。这样,人们便把拥有八个府的安徽称为“八皖”。
在中国,类似这样称谓的还有好几个省。如福建称“八闽”,广西称“八桂”,湖南称“三湘”,陕西称“三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