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汉语词汇,又称郢正、郢削、斧削,是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于《庄子·徐无鬼》。
1、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辍。
2、亦作“斧政”。[1]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斧正是指对文章、著作等进行删减、修正、润色,使其更加精练、准确、易懂的行为。
这个词源于古代官署中的一种职务,主要负责审查文书的字句、格式等,并进行整理、修订。
在现代,斧正则广泛应用于文学、新闻、出版等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辑技能。
斧正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一种艺术。
优秀的编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敏锐的语感、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斧正可以让文章更加精彩生动,让精华部分突显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