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有四首。第三首诗的原文如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月亮被浓重的黑暗掩盖,大雁在空中飞翔。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名叫“单于”的敌人在夜间逃跑了。诗人想要率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但由于大雪纷飞,弓箭和刀剑都被雪覆盖,这使得追击变得困难重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战争的艰苦和复杂性。它展示了战士们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然勇敢地追击敌人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不安。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战争诗歌。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作者介绍】
卢纶(739-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市)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写过一些气势刚健的边塞诗和描写自然风光的景物诗,这些在中唐都是比较突出的。有《卢户部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
【译 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走。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刹时大雪纷飞,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注 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赏 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内容多写边塞征战。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意思是敌人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迎敌的场面。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人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战士们英勇的精神。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