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号“杜工部”,字子美,祖籍巴州华县(今四川省华蓥市),出生于河南巩县。曾任工部员外郎、秦王府掌书记、太府卿等职。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以传达人类关注和救济的使命感为特色,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丽人行》等。
杜甫是文坛佳话,他的诗歌展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人类使命的追求。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也有极大的影响和启示。他跨越时空的人文精神,至今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伟大的诗人。出生在舒州(今安徽舒城),家境优越,自幼好学能文。他的诗歌深刻、真切、饱含人文关怀,平实而又优美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创作涵盖了政治、爱国、农民、社会、历史等广泛的主题,并以理性思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社会的批判为其特点。
他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留下了1500多首诗,如《登高》、《春夜喜雨》、《将进酒》、《丽人行》、《北征》等广为人知,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