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府的玉牒主要指的是**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
在古代中国,玉牒有多重含义,其中包括:
1. **封禅郊祀文书**:最初,玉牒是指古代帝王在封禅或郊祀时所用的玉简文书,用于向天祈福或记录重要事项。
2. **帝王谱系记录**:玉牒也是专门记录帝王家谱、历史年代及国家重大政令变革的书籍。从宋代开始,玉牒每十年修订一次,成为官方记录皇族家谱的重要文献。
3. **泛指典册史籍**:更广泛地,玉牒可以泛指所有的典章和史籍。例如,文选中的“玉牒石记”即将其视为国史之类的典籍。
4. **佛道宗教文本**:在道教和佛教中,玉牒有时也指代宗教经文或神仙名籍,如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的《玉牒记》,以及某些道教经文亦称为玉牒金书。
总的来说,玉牒在古代官府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从祭祀文书到记录皇族家谱,再到佛道宗教文本,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