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果类蔬菜落花落果
养分供应不足和温度过低或过高是导致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的根本原因。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即通常所说的激素处理)。
用于防止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防落素、茄果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因作物及药剂种类而异,如对于番茄来说,防落素、茄果灵可以喷花。浸花是指将当天开放的花朵在配好的药水中迅速浸一下,但不能将整个花序均浸入药水中。为了防止重复点花(否则易产生畸形果),可在药液中加入红色的染料以示标记。点花指用毛笔醮上药液涂于盛开花朵的基部或花柄上,但不可涂于离层的下方。喷花是指用盛有药液的手持小型喷雾器喷花序(花朵)。
此外,通过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也可达到防止落花落果的目的。这种协调措施主要有培养壮苗、及时定植、适时整枝、防止徒长、通风透光、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和追肥等。
豆类蔬菜的落花落果原因与植株的生长协调有很大的关系,营养生长过旺,则会出现落花落果。通风透光不良也会出现落花落果。气温过高或过低同样会落花落果,如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8℃以上时,菜豆就不能完成受精过程而出现落花落果;有时,有效积温不足也是导致菜豆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所以若早春菜豆播种过早,虽然能够开花,但不能结荚。
我们农民种植的果蔬,如果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就意味着植株生长发育不是很健康,果蔬生产量也会下降,最终威胁到我们农民的切身利益。那么,我们农民在果蔬生产中就必须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果蔬坐果率的提高,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农村常种植茄子、辣椒、黄瓜和番茄等蔬菜,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早衰,降低产量及效益,早衰的症状为植株萎缩、叶片变黄、落花落果、果实畸形成熟晚、产量低,严重可造成植株过早死亡。
为了有效的预防以及防治果蔬落花落果的现象发生,我们农民首先要保持植株长势中庸,加强肥水管理,以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以利坐果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一次追肥应适时,要防止施肥过早,导致花果脱落。防止偏肥引起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失衡,特别是应注意防止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现象的出现,生产中要注意观察植株的长势,应采用促弱控强的方法,以平衡植株的长势。
其次,注意促柱花生长,减少短柱花的比例,以利坐果率的提高;生产中应采用的关键措施是加强花果期的温度管理,在结果期造温范围之内,使花芽分化稍迟缓,有利长柱花的形成,可有效的控制短柱花的比例。
同时,注意加强株形调整,保证植株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坐果。生产中应注意及时摘除老枝老叶,以利于田间透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又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由于果蔬植株一般在分杈处成花结果,因而在生产中应注意促生分杈。减少养分过多消耗,才能促进植株多结果。
总之,流芳觉得预防以及防治果蔬落花落果的重要措施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合理的科学管理,比如要注意促进花芽生长、加强肥水运用、适当的调整植株造型以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只要采取综合措施,做好以上几点都是有利于促进果蔬生长、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