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规律是第一知觉的对象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对象性(选择性)
感觉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是各种感觉信息:光、色、声、嗅、味和触,让我们知觉到的却是一个统一体或完整具体的对象。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对象性。
2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3 、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①简洁律。②恒常律: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给人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人对它的知觉不变。③图与底:“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是被看成背景。
补充:
4错觉轮廓: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⑤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知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
⑥深度知觉:包括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原因。主要深度知觉线索包括大小、质地、插入、焦距、饱和度。
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对知觉的整体性作过许多研究,提出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他们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如下几条:
(1)接近因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2)相似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3)完整倾向因素: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
(4)好图形因素: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图形,容易被看作是一个整体。
(5)好的连续因素: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是一个整体。
(6)共同命运因素: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是一个整体。
(7)定势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
(8)经验因素:过去经验也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