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49.842公里。长城修建横跨春秋至明时期。
拓展资料: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它是一块高大,坚固且连续的石块,可限制敌人的行动。长城不是一个纯粹的孤立的城墙,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在首都Ha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发生的著名典故“封火西zh”也由此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国争夺霸权,相互捍卫。长城的建设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但此时的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秦灭六国统一世界后,秦始皇连接并修复了战国长城。明朝是对长城进行大修的最后一个朝代,今天看到的大多数长城都是在这个时候建造的。
长城的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河北省长2000多公里,陕西省长1838公里。根据文物测绘部门进行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秦汉,长城初期超过1万公里,长度超过21,000公里。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