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水
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主要是果穗,其中绝大部分是供给籽粒形成的。此期在栽培管理措施上主要是合理的保障供水,保持较大的绿叶面积,促进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保证粒多、粒重获取丰收。由于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生育前期植株矮小,地面覆盖不严,田间水分的消耗主要是棵间蒸发,生育中、后期植株较大,由于封行,地面覆盖较好,土壤水分的消耗则以叶面蒸腾为主。
同时,玉米进入灌浆和蜡熟的生育后期时,仍然需要相当多的水分,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时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31.5%~19.2%。这期间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为溶媒,才能保证把茎、叶中所积累的营养物质顺利地运转到籽粒中去,所以这时土壤水分状况比起生育前期更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灌浆以后,即进入成熟阶段,籽粒基本定型,植株细胞分裂和生理活动逐渐减弱,这时主要是进入干燥脱水过程,但仍需要一定的水分,约占总需水量的4%~10%来维持植株的生命活动,保证籽粒的最终成熟。
及时防治病虫害
目前,玉米已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目前玉米田间病害主要是玉米叶螨、玉米蚜虫、疯顶病,要及时防治。
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的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篇文章小遍就挖挖它的前世今生,总结几条可以实现的防控它的办法。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
幼虫危害:
二点委夜蛾一般不入土,而是藏匿于麦秸麦糠等田间堆积物下。危害玉米的根和茎基部,一方面咬食玉米根,并是从一侧开始。另一方面是咬食玉米茎基部,而形成孔洞。因此田间可看到危害状有萎蔫株,枯心苗和倒伏植株。一般是小苗萎蔫死亡,大苗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