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蕨,别名有福建观音座莲、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等,属于莲座蕨科植物。其根状茎直立,块状,下面簇生圆柱状的粗根。叶片宽卵形,长与阔各60厘米以上,羽片5~7对,互生,狭长圆形,长50~60厘米,宽14~18厘米;小羽片平展,上部的稍斜上,中部小羽片披针形,长7~9厘米,宽1~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几圆形,顶部向上微弯,下部小羽片较短,顶生小羽片和侧生的同形,有柄,叶缘全部具有浅三角形锯齿;叶革质,两面光滑,叶脉一般分叉,无倒行假脉;叶轴腹部具纵沟,向顶端具狭翅。孢子囊群棕色,长圆形,长约1毫米,距叶缘0.5~1毫米,彼此接近,由8~10个孢子囊组成。
马蹄蕨生长在林下、溪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块状,直立,下面簇生圆柱状的粗根。叶片宽卵形,长与阔各60厘米以上;羽片5~7对,互生;小羽片平展,上部的稍斜上。其具体功效包括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痄腮、痈肿疮毒、蛇咬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或使用相关草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当地草药师。
马蹄蕨属于蕨类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数量稀有,约有20多种已知的马蹄蕨。在这些种类中,一些马蹄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