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元素周期表离子半径规律总结(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的离子符号)

元素周期表离子半径规律总结(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的离子符号)

更新时间:2025-09-20 17:01:46

元素周期表离子半径规律总结

离子半径,在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但随核电荷数,质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由大变小。

当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对半径的影响矛盾时,一般情况,电子层数的影响是主要的。

结构决定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决定。

元素周期律总结为:

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小。

2. 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3. 核电荷数相同,化合价越高半径越小

4.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则半径小

元素周期律总结得实验验证:

1、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

2、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