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筝,又称柳琴,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民间乐器之王”。
柳筝的外形略似古琴,有13根弦。弦槽上方有13个音桥,桥上各有一滴蜡,称为“柳眼”,是调音用的。柳筝的共鸣箱底部呈半圆形,背部为平面,整体上比古筝小。演奏时,柳筝置于大腿上,用右手拨弦,左手在弦上按压来演奏音乐。
柳筝的音色柔和悠扬,富有情感,被认为是表达女性情感的理想乐器。它广泛应用于京剧、评弹、西皮、古筝等伴奏中,也可以独奏。
柳筝的曲目种类丰富多样,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牌,如《柳江河》、《双调天净沙·柳筝本》等,也有现代创作的曲目。柳筝在中国民间艺术、古典音乐以及某些现代音乐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传播和演奏。
《柳筝》是由凤阁龙楼创作的一部网络小说,该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中文名柳筝
作者凤阁龙楼
连载平台晋江文学网
作者凤阁龙楼
作品简介少年旧作,出版时名《柳筝情仇》,其实那时我本用《柳筝》二字。如读者所猜测,柳如眉的原型确实有移花宫主邀月和小龙女的影子,但是玉心香却并不是杨过和花无缺的影子,而是受唐传奇《霍小玉传》影响,里面有一位黄衫客令我大为倾心,此为玉心香原型,可惜笔力所致,这个人物没写出神韵来,让大家想到花无缺和杨过了,其实我是很想将这个黄衫客写好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霍小玉传》,那位仗义豪爽的黄衫客。大意如下: 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描写了陇西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传奇中对黄衫客的描写很传神,节选如下:时已三月,人多春游。生与同辈五六人诣崇敬寺玩牡丹花,步于西廊,」递吟诗句。有京兆韦夏卿者,生之密友,时亦同行。谓生曰:“风光甚丽,草木荣华。伤哉郑卿,衔冤空室!足下终能弃置,实是忍人。丈夫之心,不宜如此。足下宜为思之!”叹让之际,忽有一豪士,衣轻黄纻衫,挟弓弹,风神俊美,衣服卿华,唯有一剪头胡雏从后,潜行而听之。俄而前揖生曰:“公非李十郎者乎?某族本山东,姻连外戚。虽乏文藻,心实乐贤。仰公声华,常思觏止。今日幸会,得睹清扬。某之敝居,去此不远,亦有声乐,足以娱情。妖姬□□人,骏马十数匹,唯公所欲。但愿一过。”生之侪辈,共聆斯语,更相叹美。因与豪士策马同行,疾转数坊,遂至胜业。生以进郑之所止,意不欲过,便托事故,欲回马首。豪士曰:“敝居咫尺,忍相弃乎?”乃挽挟其马,牵引而行。迁延之间,已及郑曲。生神情恍惚,鞭马欲回。豪士遽命奴仆数人,抱持而进。疾走推入车门,便令锁却,报云:“李十郎至也!”一家惊喜,声闻於外。先此一夕,玉梦黄衫丈夫抱生来,至席,使玉脱鞋。惊寤而告母。因自解曰:“鞋者,谐也。夫妇再合。脱者,解也。既合而解,亦当永诀。由此徵之,必遂相见,相见之后,当死矣。”凌晨,请母梳妆。母以其久病,心意惑乱,不甚信之。黾勉之间,强为妆梳。妆梳才必,而生果至。那时我每为此黄衫客悠然神往,寥寥几句,把个美少年豪侠写得入神,于是就有了玉心香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