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年),是行书纸本书法。《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唐安史之乱时,颜季明和时任常山太守的父亲颜杲卿一起反抗叛军,最后父子皆亡、取义成仁。
颜真卿在祭文中追叙了此事迹,于满腔悲愤中书写,不顾笔墨工拙,纵笔豪放,一气呵成,字随着书家情绪起伏而收放,无意于工而却极其工。后世评此行书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年),是行书纸本书法。《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唐安史之乱时,颜季明和时任常山太守的父亲颜杲卿一起反抗叛军,最后父子皆亡、取义成仁。
颜真卿在祭文中追叙了此事迹,于满腔悲愤中书写,不顾笔墨工拙,纵笔豪放,一气呵成,字随着书家情绪起伏而收放,无意于工而却极其工。后世评此行书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