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是常见的松科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红豆杉:
1. 高山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也被称为中国红豆杉,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山区,海拔范围从1000米至4400米不等。
2. 毛果红豆杉(Taxus mairei):毛果红豆杉分布范围较广,包括中国南部、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它的果实具有明显的毛茸。
3. 华东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var. nana):也被称为矮红豆杉,分布于中国东部和日本地区。它通常生长在较低的海拔地区,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红豆杉。
这三种红豆杉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树皮、叶子和种子都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并被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需要注意的是,红豆杉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受到保护,并且其采伐和使用需遵守法律法规。
1、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别称紫杉、赤柏松、米树、宽叶紫杉、日本紫杉等,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叶排成不规则的二列,斜上伸展。种子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产于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区海拔500~1000米,山东、江苏、江西等省有栽培,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2、云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别称西南红豆杉,高可达20米,雌雄异株。枝叶茂盛,生命力强。树皮灰褐色、灰紫色或淡紫褐色,裂成鳞状薄片脱落。叶质地薄而柔,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常呈弯镰状。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卵圆形,种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产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3、西藏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别称喜马拉雅红豆杉,一年生枝绿色,叶条形,质地较厚。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雄蕊,具短梗,雌球花几无梗。种子当年成熟,坚果状,柱状长圆形,生于肉质、红色、杯状假种皮中。西藏特有树种,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于阿富汗、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
4、中国红豆杉:中国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等地,华中区多见于1000米以上的山地上部未干扰环境中,华南、西南区多见于1500~3000米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相对集中分布于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地,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湖南南部也有分布,我国将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