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先后次序大致如下:
1352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开始在濠州参加起义军。
1355年,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领袖。
1360年,陈友谅攻打应天,朱元璋用计大败陈友谅。
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战,最终陈友谅战死。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同时设置百官,建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丞相,徐达为左丞相。
1367年,朱元璋派兵北伐中原,同时又派兵南征两广,平定福建。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以上是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先后次序,仅供参考。
朱元璋加入元末农民起义,最先从淮西起兵,依靠此地人力财力出兵江左,攻占太平,渡江攻取应天、镇江、宁国、广德等地,随后将统治重心迁移到应天,并依靠此五府“兴王之地”的财力,同江南的张士诚和江西的陈友谅角逐于长江中下游,在最终赢得这场争霸战之后,又依靠江南财力支持其北伐战争,最后统一天下。正因为存在这个统一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地区的转移,使得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在制定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时,存在一个酬劳“有功"地区的先后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