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肇事驾驶员在处理阶段 有哪些心理表现(肇事车辆没解决事故前有哪些影响)

肇事驾驶员在处理阶段 有哪些心理表现(肇事车辆没解决事故前有哪些影响)

更新时间:2025-09-21 00:53:15

肇事驾驶员在处理阶段 有哪些心理表现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 心理活动制约着行为结果,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活动与安全行车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易导致车辆肇事的不良心理主要有: 好胜心理行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低。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表现为超速抢行,强行超车,开英雄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应付,导致事故发生。

表现心理遇到熟人、亲朋好友,心情格外兴奋,想“露一手”,不该快的,开得飞快,不该多载的,却严重超载,把交通规则忘得一干二净,往往肇事之后,后悔莫及。

急躁心理遇有天公不作美、事不顺心、车不争气、时不等人等情况,又急又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驾车如飞,抢行抢超。

这种心理是安全行车的大敌,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十次肇事九次快,心情急躁事故来。

赌气心理日常行车中,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超车时前车不让、被人甩了方向、车被他车擦刮或夜间行车对方不关远光灯等等,如果遇上这些情况,就气从心来,火冒三丈,殊不知:气是事故根,十赌九丧生。

过瘾心理换了新车和开上高档车,有种骄傲感,头脑易发热,遇到较好路段,油门一踩到底,然而一遇到紧急情况,措手不及。

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因高速行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侥幸心理遇有危险复杂路段、不良天气、车带故障或酒后驾驶,本应谨慎驾驶或改道而行或耐心等待或排除故障再行,却自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硬抢硬过,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麻痹心理在熟悉的路段、经常跑的区域和较好的路段上往往容易放松警惕,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满以为很有把握。岂不知,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造成多少车毁人亡的悲剧。

效仿心理见同事、朋友开得快未出事,心里羡慕,不考虑自身素质,盲目效仿。

你跑得快,我跟得紧,你一小时到达目的地,我决不六十一分钟到,其结果往往是厄运难逃。

寄托心理遇到会车,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先慢、先让、先停,自己却占道行驶,不肯礼让,结果是谁都不让、谁都不慢、谁都不停,导致两车相撞,损失惨重。

自满心理开了几年车,跑了几年路,自以为技术差不多了,听不进提醒,见不得指点,开起车来满不在乎,这种心理是驾驶员行车的大敌。

躲避心理因出私车、办私事或证件不全驾驶,总是提心吊胆,怕检查站抓住,怕熟人看到,偷偷摸摸,东躲西藏,近路不走绕远道,白天不行夜间跑,为了赶时间、抢速度,慌慌张张,越怕出事却偏偏出事。 谋利心理行车在外,常路遇要搭车的人或货,甚至有人出高价运东西,如果驾驶员头脑不清醒,贪利心动,忘记了任务和规定,这就难免出现改变行车路线、延误时间或违章、违纪冒险行车等现象。

捉弄心理行车中因超车时前车不让、窄路行人抢道、手扶拖拉机与之争道或雨雪天气,便产生捉弄人的心理,不是把别车挤到路边,就是加速驾驶卷起满天灰尘或溅行人一身泥水为快。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精力只集中在捉弄别人上,而忽视了其它情况的处理,往往害人又害己。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