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在唐代被定为清明节前两日,与清明节紧密相连。江南地区每逢清明都会蒸制青团用于祭祀祖先,这一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青团,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糯米食品,以糯米为主料,再添加一些小豆、芝麻等配料,制成后呈现出青色。其名字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 青团呈艾草色青,故称为青团。
- 青团最初起源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古代,江浙一带几乎家家户户每逢清明必做青团以祭祀,《吴门竹枝词》中写道“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便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的情景。
青团做为江南较为盛行的清明节令小食,如今在网上搜“青团”,有个随处可见的典故,话说有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清兵围困于山区,没有吃的东西。有同情起义军的农民,将艾草榨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色米团,置于青草筐里,挑进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