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告字古义(告字在古典文学中怎么读)

告字古义(告字在古典文学中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5-09-20 16:50:00

告字古义

gào

①〈动词〉告诉;报告。《愚公移山》:“操蛇之神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②〈动词〉祭告(鬼神)。《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③〈动词〉称:说。《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

④〈动词〉请求。《杨修之死》:“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

⑤〈动词〉告发;控告。《陈州粜米》:“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

⑥〈动词〉古代官吏休假。《史记·汲郑列传》:“上常赐告者数。” 【辨】告,诰,诏。见“诰”字。

1 多种多样,不易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
2 这个字最初是指官府公告,后来演变为传达消息、告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表示告发、控告。
3 在古代小说中,告字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比如《西游记》中的“告身”指的是御赐的官印。
告字的古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
在现代汉语中,告字仍然被广泛使用,包括告知、告别、告诉等多个意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