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过
2008年初夏的一天,山东曲阜文物局在对孔林进行修葺的时候,发现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墓icon墓室券顶露出一个洞,随即组织考古人员展开抢救性发掘,对墓室进行清理。不过遗憾的是,孔仁玉墓不仅早就被盗一空,而且就连尸骨也已无存。然而文物工作者仍在墓室里找到了唯一一件遗物,即记载孔仁玉生平事迹的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通过对墓志铭进行解读,文物工作者这才发现,原来孔府世代相传的所谓孔子世家大宗在五代十国时期险遭灭门,独留孤儿孔仁玉并在成年后中兴孔府的故事纯属虚构,有关孔子本人及孔府的地位,完全是后人为了需要慢慢拔高的。
孔林的古墓目前没有被考古发掘过。首先孔子墓,以及所在的孔林,1961年的时候便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之中,按照文物保护法,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是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的,但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配合项目建设,或者抢救性发掘,考古的申请是很难获批的。所以要对孔子墓进行考古,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里有建设,二是这里因为自然灾害,或者盗墓行为,为了保护文物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
前者同样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同样极难获得批准。
后者而言,以现在对孔林的保护力度,盗墓贼想去盗掘除非是疯了,而足以致使陵墓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更是概率小到可以忽视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