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静静的顿河》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里(静静的顿河小说的史诗风格)

《静静的顿河》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里(静静的顿河小说的史诗风格)

更新时间:2025-09-22 09:22:16

《静静的顿河》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其描写的是顿河沿岸哥萨克民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揭示了陷入1914至1921年间诸多事件的强大漩涡中的一些人的悲剧命运。全书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故事跌宕起伏,脉络清晰分明,无论壮观的战争场面、绮丽的草原风光,或者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情、古老纯朴的哥萨克风俗,都有惊心动愧的吸引力,在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结构谋篇诸多方面,也达到了罕有其匹的高度。

应该说,《静静的顿河》描写的并不是纯粹布尔什维克坚定革命者的形象,仅凭这一点,小说就逃脱不了被批判的命运。但从文学的角度的分析,格里高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社会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时代的各种因素,都投影到他的身上,格里高利的曲折道路深刻地体现了哥萨克走向革命的苦难历程,格里高利是哥萨克中最早的觉醒者,但同时却又是他们中间的最迟的归来者。当哥萨克走过歧途回到正路上来的时候,格里高利仍在歧路徘徊,直到最后才回到新生活中来,

肖洛霍夫在这部作品里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他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悲剧史诗创作的先河。他在继承古典主义优秀传统与进行艺术创新相结合方面,为苏联文学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静静的顿河》艺术方面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塑造了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不管是有着哥萨克血性和不羁性格的葛里高利、善良隐忍的娜塔莉亚、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阿克西尼亚等,都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肖洛霍夫用十四年的时间写成了他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段时期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为数众多的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地区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以及社会风貌。主人公葛利高里出身于中农家庭,青年时代参加过帝国主义战争,以后又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摇摆不定,最后自取灭亡。它的典型意义在于形象地表明:任何人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必然要遭到覆灭的下场。这部小说画面广阔,情节生动,结构紧凑,语言清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965年,作者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由于作者对葛利高里寄予深厚同情等原因,曾一度引起文学界争论。斯大林在指出它的错误时说它并不是“非苏维埃倾向”的作品。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