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摆尾,汉语成语,
拼音是yáo tóu bǎi wěi,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得意轻浮的样子。
1、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2、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3、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4、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