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疙瘩是老北京面食的一种,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统做法将面团搓成骰子大小的疙瘩,下锅煮熟后用油炒至金黄,再搭配各种时令蔬菜,出锅后黄绿相间,不仅香味扑鼻吃起来绵软又有嚼劲。今天分享给大家一款新的炒疙瘩做法,1碗面粉,1把菠菜,搓一搓做成不一样的炒疙瘩,营养高颜值棒,是菜也是饭,冬天炒一锅一家人都吃的心满意足,太省事了,做法分享给大家。
炒疙瘩
所需食材:菠菜1把,面粉半碗,鸡蛋2个,红椒1个、蒜4瓣、胡椒粉半调羹、1勺蚝油,适量盐和鸡精。
1、菠菜清洗干净去根,放入榨汁机中加入小半碗清水,打成菠菜汁,用滤网过滤出残渣,少量多次的加入面粉中,搅拌成絮状后,团成面团密封醒15分钟。
2、面团醒好后揉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剂子不要太大,以免不容易煮熟,剂子放在篦子上,用大拇指向前搓,疙瘩就成型了。
3、疙瘩搓好后,下入开水锅中煮6分钟左右捞出,因为还要炒一些配菜,为了让疙瘩不粘连,可以过一下凉水,这样吃起来也更筋道。
4、鸡蛋打入碗中加盐并打散,炒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温六成热打入蛋液,炒熟后盛出备用。
5、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温六成热,放入切好的蒜,炒香后加入切好的红椒,继续翻炒。
6、待红椒断生后,加入疙瘩和炒好的鸡蛋,加入半勺胡椒粉、1勺蚝油、1勺黄豆酱,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一盘色泽诱人、口感筋道的炒疙瘩就做好了。
用蔬菜汁和面,将蔬菜的营养融合到面食中,做出的炒疙瘩特别适合不爱吃蔬菜的小朋友,菠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换成其他的蔬菜,如芹菜、西蓝花等,做法还是一样的。
一、老北京炒疙瘩的制作方法:
主料:面粉、水
配菜:牛脑瘦肉、黄瓜、胡萝卜、蒜苔、青豆、黄豆、青蒜、葱、蒜、姜适量
调料:食用油、生抽、老抽、料酒、淀粉、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1. 和面。准备一个大碗,倒入150克面粉,加入3克食盐增加面的筋性,再慢慢加入60克左右的清水,先用筷子搅成面絮,然后再用手和成光滑的面团,最后盖上盖子放置一旁醒面30分钟。[此步注意:面要和的硬一些,软硬度比饺子皮要硬一些。
2. 准备配料。胡萝卜削皮洗净后切成小丁,黄瓜、蒜苔、青蒜洗净后也分别切成小丁备用;将青豆、黄豆洗净后放入碗中备用;牛脑瘦肉切成细丝后,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许料酒、食盐和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葱、蒜、姜切成末备用。[此步注意:肉与配菜的比例按个人的喜好放就可以。据说恩元居的炒疙瘩材料搭配讲究的是一份炒疙瘩是按:二两肉丝、一两配菜、三两疙瘩。现在,很多朋友喜欢多放配菜少放肉和疙瘩。
3. 配料焯水。火上坐锅,锅中倒入清水,水开后,将黄豆、青豆分别焯水2分钟后,捞出过凉水备用。
4. 揪疙瘩。面团醒好后,放在案板上再揉几下,然后用擀面杖擀成1厘米厚的饼,再用刀切成1厘米宽左右的条状,然后拿起其中一条,用手揪下一个个像黄豆大小的面疙瘩,放入箩中
5. 摇疙瘩。在揪好的面疙瘩上撒上面粉,用手晃动笸箩,将面疙瘩摇圆摇匀,并防止其粘连,在摇的时候,如果发现有较大的面疙瘩,可以用手再掰成小粒。[此步注意:你也可以不用手揪,直接用刀将条状的面切成小的方形的面疙瘩。]
6. 煮疙瘩。火上坐锅,锅中倒入清水,水开后放入面疙瘩煮,边煮边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不要让疙瘩粘在一起;水开后,点加2次凉水,这样可以将面疙瘩煮透,防止里面夹生有硬心。等疙瘩全部浮在水面时,用漏勺盛出来后再用凉水冲一下,这样面疙瘩吃起来会更劲道,最后将过凉的面疙瘩放在碗中备用。
7. 炒疙瘩-1。火上炒锅,锅热后倒入食用油,油热后加入葱姜蒜末,炒香后下入肉丝煸炒。
8. 炒疙瘩-2。等肉丝炒制变色后,加入青豆、黄豆、胡萝卜丁煸炒均匀,再加入适量生抽和老抽增味调色。
9. 炒疙瘩-3。加入蒜苔、面疙瘩,继续搅拌翻炒2分钟后,再加入黄瓜丁、青蒜丁,至锅中所有配料炒熟后,再加入少许食盐,即可关火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