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汉初,河西走廊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地。[公元前174—161年]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逐走了原居牧在这里的乌孙和月氏族,占据了河西走廊。
西汉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县,以郡隶凉州刺史部。其后,延至西晋都由凉州刺史管辖。
东晋时期,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领地。北魏统一北方,仍为凉州。其后,北魏分裂,其地陆续分为多个州府。
到了唐代,大历元年[766年]后,河西走廊陆续为吐蕃所据。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复归于唐。五代时期,回鹘占据多个地区,至西夏建立后,河西走廊成为西夏辖地。
嘉定十七年[1224年]后属蒙古。元代,蒙古废西夏的蕃和郡,至元十八年[1293年],立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河西走廊隶陕西布政使司。二十七年[1394年],隶陕西行都指挥使[驻陕少]。
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七年[1729年],直隶甘肃行省布政使司[驻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