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融资型
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具有潜力的项目,但是公司此时没有充足的资金,当这些公司考虑选择公开增发或者配股时,证监会复杂的规定往往使得这些股权再融资项目发行的时间跨度较大,甚至在这些公司的项目正式实施之前,发展的机会就已经被他人抢占先机,时间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那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承受因为时间而带来的损失,因此定向增发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2)引入战略投资者型
许多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是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发展自身的产业,提升竞争力。
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实际上并不缺乏资金,他们进行定向增发是为了吸引特定投资者的加入,这些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效果,从而帮助企业在新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引入财务类战略投资者型定向增发,这种投资者本身拥有巨额资金的同时并不参加公司的日常管理,因此虽然这些新加入的股东虽然会稀释掉原先控股股东的份额,但是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控制权。
(3)资产注入型
股权再融资具有不同的方式,定向增发也具有不同的发行方式。
通常而言,人们把资产注入类型的定向增发以直接型和间接型分为两种,大股东以自己的资产换购同样价值的股票份额被称为直接注入型,先面向资本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进行定向增发后筹集到一定的资金,再购入本公司大股东原先想注入的理想资产被称为间接注入型。
当注入的资产是优质资产时,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弊端在于,当注入的资产是劣质资产时,这些资产往往是企业的大股东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进行不良资产的转移,既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伤害了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财务重组型
如同公司并购既存在主动并购其他公司的一方,也存在着被并购的一方一样,财务重组型的定向增发也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个方式。
一种是公司本身经营业绩良好,他们希望自己作为主动收购的一方,通过定向增发收购那些发展面临困难的企业,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提高竞争水平。他们通常只将定增获得的收益以对价支付给对方,从而实现收购的目的。
另一种是公司本身经营受阻,面临退市的风险,他们往往作为被动收购的一方,因为该类公司具有“壳资源”,当一些公司急需上市时,这些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注入自己的资产来获取该公司的股份,这样不仅可以拯救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也可以使得这些有上市需求的公司免于程序纷繁复杂的IPO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