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沙漠里的植物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沙漠中的植物养分从哪里来)

沙漠里的植物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沙漠中的植物养分从哪里来)

更新时间:2025-09-26 20:27:36

沙漠里的植物是怎样生存下来的

沙漠里的植物能生存下来:通常,包括仙人掌在内的大多数沙漠植物,都是依靠强大的根系来吸收稀有的地下水而有一种沙漠苔藓却能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它就是齿肋赤藓。而有一种沙漠苔藓却能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它就是齿肋赤藓。齿肋赤藓进化出了一套特殊的“器官”来抗旱。它们不像别的植物通过根吸水,而是靠叶片顶端一种叫作“芒尖”的特殊结构,从空气中收集利用水分,并把水分直接运输给叶片,以此来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除了沙漠苔藓,在沙漠中还生长着胡杨、梭梭、沙拐枣等耐旱植物。这些植物生命力顽强。为了适应恶劣的沙漠气候,它们可谓是“各显神通”。

一些植物将叶片进化成针状以减少蒸发,另一些植物则进化出更肥厚的叶片来保存更多水分。

沙漠里的植物与一般地区的植物相比较,在外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都很不相同,以适应沙漠干燥高温的气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多数的多年生沙生植物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取。一般根深和根幅都比株高和株幅大许多倍,水平根(侧根)可向四面八方扩展很远,不具有分层性,而是均匀地扩散生长,避免集中在一处消耗过多的沙层水分。如灌木黄柳的株高一般仅2米左右,而它的主根可以钻到沙土里3米半深,水平根可伸展到二三十米以外,即使受风蚀露出一层水平根,也不至于造成全株枯死。

但是,一些一年生的植物根却很浅,春天偶然降了点雨,哪怕是很少,只要地表湿润,它们也充分利用起来,蓬勃地生长、开花、结实,在相当短暂的时间里完成它的生活周期,以便躲过干旱高温的夏季。

(2)为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甚至无叶,用嫩枝进行光合作用。梭梭就是无叶,由绿色枝条营同化作用的,故称为“无叶树”。有的植物不但叶子小,花朵也很小,例如柽柳(红柳)就是这样。有的植物为了抑制蒸腾作用,叶子的表皮细胞壁强度木质化,角质层加厚,或者叶子表层有蜡质层和大量的毛被覆,叶组织气孔陷入并部分闭塞。

(3)许多沙生植物的枝干表面变成白色或灰白色,为了抵抗夏天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免于受沙面高温的炙灼,如沙拐枣。

(4)有很多植物的萌蘖性强,侧枝韧性大,能耐风沙的袭击和沙埋。柽柳(红柳)就是这样,沙埋仍可生不定根,萌枝生长更旺。中国沙漠、戈壁地区,风沙活动强烈,生长在低湿地的柽柳经常遭到流沙的侵袭,使灌丛不断积沙。而柽柳在沙埋后由于不定根的作用,仍能继续生长,于是“水涨船高”,形成了高大的灌丛沙堆(沙包)。

(5)许多沙漠植物是含有高浓度盐分的多汁植物,可从盐度高的土壤中吸收水分以维持生活,如碱蓬、盐爪爪等。

(6)沙漠里的植物传种的办法也是很奇特的。很多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植物种子上长了翅膀或毛,种子成熟后就随着风飞翔和远扬,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发芽生长。如柽柳的种子粒小,具白色冠毛(束毛),借风飘落,天然下种,种子发芽率可达80%以上。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