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南京,武汉到达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连队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贺绿汀的创作热情,经过长时间酝酿,《游击队歌》的词曲终于在煤油灯下跃然纸上。
他将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的名义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1938 年初,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召开的一次高级将领会议的晚会上首演。朱德司令等领导人一致赞扬说:战士需要这样的歌。以后这首清新激越的《游击队歌》迅速流传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激励了全国军民捍卫国土,痛击日寇的斗志,至今仍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国土被侵占,人民被屠杀。在这个艰苦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斗争,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游击队之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这首歌曲以生动、激昂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游击队员们在山林、平原、湖泊等地开展游击战争的英勇形象。歌曲中的歌词“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真实地反映了游击队员们在艰苦条件下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这首歌曲,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顽强抗争的精神,也能够更加珍视今天的和平安宁生活。《游击队之歌》成为了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激励着无数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