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后两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诗,前两句写游庐山所见之景,庐山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风姿,景象万千。
后两句是议论,世人眼中的庐山,所看到的景象只是庐山的某一个部分,不是全貌,具有片面性。
从这两句中可折射出人生哲理:看待事物,不要只看某一面,要有全局的眼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