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
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
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很深的哲学内涵;第一次把电影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出来;扭曲、疯狂的影像;自由意识的迷茫;权威意识的反抗;造型尖锐、情感丰富;悲观主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