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春晚小品由来(春晚小品发展史)

春晚小品由来(春晚小品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5-09-30 09:45:08

春晚小品由来

小品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

在美术界,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

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只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

在演艺界,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表演,也称为小品。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 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是为小品成为独立艺术门类开山之作。

1985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

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

如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并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