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 字共有 7 画,笔画顺序为: 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弟”,普通话读音为dì,tì,tuí,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弟”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古文弟从古文韦省,丿声。特计切”。“弟”的基本含义为同父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如弟弟、兄
弟字总笔画:7
汉字:弟dì tì tuí
基本解释
弟
dì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弟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弟
汉字:弟
拼音:dì
注音:ㄉㄧˋ
字形结构
部首:弓
古文形体
部首笔画:3
总笔画:7
康熙字典笔画( 弟:7; )
[ 首尾分解查字 ]:丷吊(badiao)
[ 汉字部件构造 ]: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