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道理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
出处:曹禺经典句子,这个句子出自经典句,并没说出自那本书还是那篇文章。
扩展资料
曹禺创作类似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的其它经典句:
1,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2,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4,这就是生活啊,让你想想忍不住想哭,想想又忍不住想笑。
5,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无聊,厌烦。两人互相觉得是个累赘,懒得再吵嘴打架,只盼望哪一天天塌了,等死。
6,我把我的爱,我的肉,我的灵魂,我的整个儿都给了你!而你,却撒手走了! 我们本该共同行走,去寻找光明,可你,却把我留给了黑暗!
7,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我们已逝的光阴。
8,战士应该死在战场上,作家应该死在书桌上,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引伸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之后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内心深处觉得浪费了有限且宝贵的生命。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地理位置为天津的小白楼)。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
曹禺幼年丧母,1929年,其父亲也中风逝世,由于在压抑、沉闷的氛围中长大,他的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对艺术和戏剧不仅偏爱有加,而且才华尽显。
在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后,他广泛阅读了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巨大且深刻的影响。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简单来说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俗的来理解,就是一个人他一时的厉害,一时的胜利,也算不了什么,同样假如你人生不如意时候,一时的悲剧那只是短暂的,人生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状态。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万古胜负在于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面的作为铺垫。一个人永远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自己在失败的时候别丧气,失败其实没有那么的可怕。也没有那么的恐惧。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任何事情都看我们是如何去应对它。
同样是种失败,如果你感觉到恐惧,不敢去战胜它,那么它将永久的会作为它的傀儡。我这里给大家说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史记》中有几句话:“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就是我们人人都知晓的:卧薪尝胆。看似很简单其实能做到的没有几个。
在战国的时候,越国曾经被吴国包围,越王勾践已经是无路可走了,打算自杀。但是身边的大臣说,吴国有位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还声称甘愿做吴国的子民,在吴国放羊放牛。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君王。经过三年的时间。吴王感觉勾践没啥大作为。就放他回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平日里自己睡在柴房里面,尝着蛇胆,励精图治。最后还是三千越甲可吞吴。
所以说我们一时的失败不要害怕,永远的胜利才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