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冰川的特征(中国冰川特点分布图)

冰川的特征(中国冰川特点分布图)

更新时间:2025-10-02 06:18:44

冰川的特征

高寒地区,由雪结晶、聚积而成巨大的冰体,因地球重力等因素,使冰体缓慢移动,从而成为冰川。冰川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后者或上游部分称为冰川堆积带,前者或下游部分称为冰川消融带。其分界线是雪线,在雪线处,雪的累积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状态。

按照冰川的规模和形态,冰川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大陆冰盖是冰川中的“巨人”,多出现在两极地区,以南极的大陆冰盖为最大。山地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和中纬山地区,比大陆冰盖小得多。山地冰川类型多样,主要有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

冰川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在冰川作用下的地区形成了多样的冰川地貌。此外,冰川所含的水量占地球上除海水之外所有的水量的97.8%,也就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淡水资源主要储存于冰川之中。令世人警惕的是,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主要归咎于人类滥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气候变暖。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

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地貌。

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

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於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