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古代的时间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古代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古代的时间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5-10-10 01:31:01

古代是怎么计算时间的

在中国古代,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时间的方法:

 

- 日晷:又称“日规”,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 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作为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主要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

- 漏刻: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中国古代从周代起,官方就已经开始懂得用漏刻来计时了。

- 香篆钟:一种于十二世纪中叶在中国流行的古代计时器。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焚熏后,根据盘香的烧没程度来计时,时人谓之“五孕祥云”。

- 大明殿灯漏: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器。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