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学步】
昔③(xī)有学步于邯郸者,曾④(céng)未得其仿佛⑤,又复失其故步⑥,遂⑦(suì)匍匐⑧(pú fú)而归⑨耳。——《汉书·叙传上》
【注释】:
①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②学步:学习走路。步:行走,走路。
③ 昔:从前,过去。
④ 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
⑤仿佛:大略、大概。
⑥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
⑦遂:于是。
⑧匍匐——爬行。
⑨归:回来。
【译文】:
从前有个向邯郸(人)学习走路的人,却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于是只好爬着回家了。
【寓意】: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从前,燕〔yān〕国寿陵有一个人,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决定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学走路。
一进邯郸城,他就觉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雅(yǎ),很有特点,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chè)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xiè)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