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别:
一、自制与自治词义不同
1、自制:指自行制订、自己制造、克制自己。
2、自治:指国家对少数民族进行自治区域的一种民族行政自治管理模式,自治行政管理法规的相关条文不得超越国家大法的法律权限约束,实施民族自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制”与“治”字义不同
1、制:
基本字义
(1)、规定:
例如:因地~宜。~定。~式。~宪。
(2)、限定,约束,管束:
例如:~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
(3)、法规,制度:
例如:民主集中~。公有~。
(4)、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例如:~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
(5)、古代帝王的命令:
例如:~诰。
(6)、造,作:
例如:~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
2、治:
基本字义
(1)、管理,处理:
例如:~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
(2)、整理:
例如:~河。~水。
(3)、惩办:
例如:~罪。处~。
(4)、医疗:
例如:~病。~疗。医~。
三、“制”与“治”常用词组不同
1、制
(1)制裁: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2)、制定:
定章程、计划、法规等。
(3)、制度:
①、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②、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③、式样,规格。
(4)、制约:
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
(5)、制造:
①、把原材料加工成适用的产品。
②、、制侧重于操作制造,对象是一般器物;造侧重于从无到有,对象可以是较大的器物。
③、、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
2、治:
(1)、治安:
治理,使社会安定。
(2)、治本: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治标:
仅仅在于减轻病症,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对表面的毛病或细枝末节加以处理。
(4)、治国: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5)、治家:
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6)、治理:
整治调理
(7)、治疗:
医治疗养。
(8)、治权:
指统治权,即政府执行政务的权力,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自治指一个组织或团体对一个自己能够管控的区域进行治理规划的行为,自制是一个人或是属于同一组织的多个人对自己思想或行为的把控能力的表现,亦或是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模仿制造某种已有物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