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
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毅的形象,光明磊落,刚毅不阿,任何时候也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作者在这里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1960年冬夜大雪,陈毅长夜不寐,那个时期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特大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苏修联合反华,中国内外交困。
作者作为国家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觉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