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15分钟”柔性执法?
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解释,通俗地讲,“15分钟”柔性执法,就是违停告知单开出后,如果违停车辆驾驶人在15分钟内到达违停地点,且违停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可向在现场的执法人员申请补录免罚信息。符合条件的,执法人员现场补录免罚信息,上传市机动车违停治理指挥中心审核。
补录免罚信息
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治理机动车违停,处罚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此次,我们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15分钟’柔性执法举措,提醒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城市停车秩序,共同维护城市交通顺畅。”该负责人说,需要说明的是,“15分钟”柔性执法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执法人员必须在现场,二是驾驶人在违停告知单开出后15分钟内返回现场。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些情况不符合补录条案
假如违停告知单开出时间超过15分钟,即便执法人员在现场,驾驶人也不能申请补录免罚信息。
此外,驾驶人通过拨打违停咨询电话61111166、自己拍照证明等方式,也不符合补录条件。
同时
存在以下6种情况的
也不符合补录条件
1.违停车辆驶离违停地点的;
2.驾驶人态度恶劣,拒不接受批评教育的;
3.驾驶人拒不纠正违法停车行为的;
4.车辆有违停记录未处理的;
5.存在“打游击”违停行为的,即执法人员到场,违停车辆挪走,执法人员离开后,车辆又回到原地违停;
6.其他不适用“15分钟”柔性执法的情况。
其他柔性执法举措
针对城市停车和机动车违停治理,市城市管理局还推出其他柔性执法举措。
针对停车资源紧张、车位配比严重失衡的老旧小区周边,每天20:00至次日7:30人性化治理违停,对不妨碍交通通行、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停行为,以警告教育为主,不予处罚。
企事业单位举办大型活动、召开大型会议,举办方可向属地城市管理部门报备,确定临停范围,安排专人维护车辆停放秩序,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下,不予处罚。
城市区内电力、通信、市政、供水、绿化、热力、燃气、有线电视等工程安装、设施抢修、维护保养、应急抢险车辆,每年到市城市管理局报备一次,违停时可免予处罚,上述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临时停车时,应打开应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