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太学入学的条件(学考报名怎么报)

古代太学入学的条件(学考报名怎么报)

更新时间:2025-10-30 10:05:55

古代太学入学的条件

太学生入学的身分资格,历代不尽相同。

唐代规定太学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

宋代太学生须文武官八品以下的子弟及庶民之俊异者。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为了避免因抄写经籍错漏而引起的纷争,东汉熹平四年,下诏诸儒校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成为当时官定的太学标准教材。南宋时复有四书为教材,教授方法多取自修、讲授、讨论、解惑等。太学修业年限无统一规定,各朝学制亦不相同。但各都有一套考试、放假和管理制度。汉代还在中央政府设置“太常”作为兼管教育的长官,职司礼仪、选试博士、宗庙等事务。唐、宋两朝设教育行政机关国子监,总辖太学诸学。历代太学均制施各种规章制度,颁行学规,严禁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

东汉时期:

①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皆可遣子受业;

②郡国所举高材明经者,亦有国家所试明经下第者;

③郡国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儒,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有才名,有本事的学生可以被推荐进去。有的是受名儒推荐入学者,亦有由在校学生介绍入学者。但是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这就决定学生在类别上有正式在籍学生,此由史载太学生人数而知必有名录;有勤工俭学的旁听生,如庾乘【后来能够讲论经学,自以为地位低贱,每次都坐在下座,众学生和博士都向他提问,于是学宫中以下座为贵】,即是为诸生做佣工而旁听成就者。如宋均【先后当过县令、太守、东海相、尚书令、司隶校尉等,也是一代名臣】,“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由于学生出身不同,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一些官宦子弟可享受国家俸禄,而贫寒子弟则不仅衣、粮自理,连照明的脂烛也要自行解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