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京戏里面 头上两个长长的羽毛是什么东西(古装剧头上戴的白色帘子是什么)

京戏里面 头上两个长长的羽毛是什么东西(古装剧头上戴的白色帘子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2:12

京戏里面 头上两个长长的羽毛是什么东西

“翎子”也称“雉翎”,传统戏曲盔头饰品。长约五六尺,以数根野鸡尾毛相接制成。剧中英武勇猛人物如京剧中的周瑜、穆桂英等都常戴用。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使用翎子的舞蹈身段称“翎子功”或“耍翎子”。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

  戴翎子的角色大致归纳有这么几种人物 :

  第一种是英俊、雄武的 青年将帅。如吕布、周瑜、杨宗保、杨再兴等。

  第二种是一些刚健婀娜、武艺高强的女将。例如穆桂英、樊梨花、刘金定、扈三娘一类的角色。

  第三种是汉族以外的所谓番王番将。 例如《七擒孟获》里的孟获,《挑华车》里的金兀术等。

  第四种是古代的起义首领或 草莽英雄,俗称山寨大王的。例如《瓦岗寨》里 的程咬金,《战太平》里的陈友谅 ,水浒戏里的宋江、卢俊义以及《连环套》里的窦尔敦等。

  第五种是神仙、妖魔鬼怪。比如《金钱豹》里的豹子精,《三打白骨精里》的白骨精,《泗州城》里的水母以及《闹天宫》里的巨灵神等,这可以显示出他们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第六种是属于非正统王朝的一些武将。比如曹操、孙权,不被民间看作正统,他们手下的将官比如《定军山》里夏侯渊,《走麦城》里的吕蒙都戴翎子。

  第七种是很特别的——戏里的刽子手。如《六月雪》里法场的刽子手。还有草鸡大王(不是真正起义的领袖,而是站山为王祸害百姓)。只插一根翎子。这是一种含有 贬 义的处理。

如果您看过相关的戏剧,包括一些传统的绘画、皮影等艺术作品,就可能留意到一个现象,当孙悟空、吕布等比较英武、年轻的形象出现时,头顶往往要插两根很长的羽毛,这两根毛在戏剧行头里被称为“雉鸡翎”或者“翎子”,很多戏种里都有它。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