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才貌双全,遭人忌恨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元年,宋玉出生于楚国鄢城,跟随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长大。他不仅长得帅,而且从小受名师调教,其诗歌、辞赋等艺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出落成一个才貌双全的青年。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时年17岁)同窗好友景差向楚襄王推荐了他,被襄王任命为文学侍臣,后又为大夫。这期间,宋玉做了《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初显才华。
公元前278年2月,楚大夫昭奇叛乱。宋玉(时年仅21岁)受命与庄辛联手平乱,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因为朝廷建功被升为议政大夫(也是他担任的最高职位)。正想继续大展宏图的宋玉,却连遭不幸。
宋玉踏入仕途时的楚国,已经江河日下,朝中政坛亦乌烟瘴气,楚王听信谗言,政坛小人横行,他们既嫉妒宋玉的长相,又忌恨宋玉的才华出众,因此让宋玉接连失去了许多被重用的机会。
宋玉的名作《登徒子好色赋》,就是讲述了一个叫登徒子的士大夫,诬陷宋玉是好色之徒,楚王就询问宋玉,宋玉巧妙声称自己家隔壁住着楚国最美貌的女子,转而提到:“这样一个美女邻居在墙头趴着看了我三年,我都没有心动,又怎么会垂涎于其她‘等闲之辈’呢?”
除了撇清自己的嫌疑外,宋玉还趁机羞辱了登徒子和他丑陋的老婆。这也就是“宋玉东墙”典故的由来,从此,登徒子就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了。
由于宋玉是一个很有格调的人,别人的观点他基本不会附和,因此得罪了挺多人。楚襄王就质问宋玉是否有不好的行为,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可大臣们却并不赞扬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