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寒食节才是真正主打祭祀的大节日。人们在寒食节前熄灭去年的“旧火”,清明时再燃起“新火”,作为新生活的起点,称为“改火”。由于不能生火做饭,人们会提前准备冷食,青团就是其中之一。青团将绿色植物的汁水伴进糯米粉调和成皮,放入馅料,做成一个个小巧的绿色团子。3-4月,春回大地,雨水充沛,田间野菜一夜冒头,除了最常见的艾草,许多植物都可用来制作青团。后来,寒食节地位日趋式微,清明节便合并了寒食节,寒食节的祭祀习俗也融入清明,寒食也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逐步演变成清明节吃青团的食俗。
制作青团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材料:艾草、糯米粉、澄粉、碱面、食用油、咸鸭蛋黄、肉松、海苔碎、沙拉酱、红豆沙;
2. 艾草焯水:选用清明前的艾草,将艾草放入锅中焯水,加入一勺碱面,煮1分钟左右,捞出后放入凉水中冲洗两遍;
3. 打碎艾草:将艾草放入破壁机,加入适量水打碎后倒入碗中备用;
4. 制作面团:盆中加入500g糯米粉、50g澄粉,少量多次地加入艾草汁和面,再加入约30g食用油,均匀地揉成光滑面团,盖上盖子,饧20分钟;
5. 准备馅料:将咸鸭蛋黄放入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后用勺子压碎,加入约80g肉松、8g海苔碎、20g沙拉酱,搅拌均匀,用手团成大小相同的圆球备用;
6. 包制青团:将饧好的面团揉均匀,搓成小圆球并压扁,用两手整理成中间凹陷的样子,放入馅料,用虎口慢慢向上收口,收口后捏紧,再揉搓成圆球状;
7. 蒸制青团:将包好的青团放在铺有笼布的蒸屉中,开水上锅蒸,大火蒸15分钟;
8. 刷油装盘:在每个青团上刷一层熟油,装盘即可。